5月27日,宜昌市消费者委员会、宜昌市市场监管局迎来了30名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学生,他们将带着青春的活力与梦想,在市消委、西陵区、伍家岗区、高新区、夷陵区市场监管部门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一线岗位上开启为期6周的实习旅程,在实践中检验所学,从实践中获取新知,全方位提升自己的各项能力。
自2019年9月以来,市消委、市局与三峡大学签署了《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协议书》,积极开展“社校联动”共建,成效明显。一是成立高校实践教学基地,通过“走出去”培育更多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讲志愿者。自2019年与三峡大学签订合作协议成为实习基地以来,已有四批累计78名法学院学生来市消委实习,他们通过参与投诉举报处置、日常监管、复议应对等工作,对法律法规和执法环境有了更深认识。他们回校后转化为忠实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宣讲志愿者,运用实习阶段的收获和消费侵权案例编撰专业论文,带动校园内掀起消费维权法律学习的热潮。二是利用大学优势师资力量,通过“请进来”增加宜昌消费维权工作的依法履职成色。三峡大学每年派2名教授参与消委组织的业务培训授课,讲解法条释义,对全国性消费领域热点案件进行深度剖析,讲授群体性投诉引发舆情的应对策略,有效帮助消委系统、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提升法治思维,在处理疑难杂症和棘手问题时释理更加充分,定纷止争更有底气。三是不断探索合作契机,在“挖呀挖”中提升宜昌消费者权益保护社会共治机制的协调力和影响力。市消委在实践中不断挖掘高校特点,拓展共赢合作空间,不仅聘请部分教授担任专家团成员,聘请部分优秀实习生担任社会义务调解员,还因“社校共建”走在各部门前面,被教育局、地方金融局等10多个单位主动邀请作为主办方之一,参加各类主题“进校园”活动,使得宜昌市消费者权益保护社会共治机制更加完善,有利推动放心城市建设和消费者满意度提升。
上一篇:襄阳市消委中高考消费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