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,有效保障人民群众 “舌尖上的安全”,鸡西市积极落实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、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,压紧压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,以“三强”举措高站位、高标准、高效率推进“两个责任”落地见效,全面提升全市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和应对处置能力,切实形成食品安全社会共享共治氛围。
强部署“高”起点
将国务院食品安全办主任、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局长罗文同志讲话精神第一时间向市委、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,同时呈报省政府食品安全办《关于请支持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的函》。市食安办迅速成立工作专班,组织精干力量,起草“关于落实‘两个责任’的实施方案”等相关文件,并于10月19日召开全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推进工作会议,对落实“两个责任”作出部署要求。
强落实“快”摸底
第一时间发布《关于迅速开展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全覆盖摸底调查的通知》,对全市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分布、规模和业态进行全覆盖摸底调查。严格对标《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标准(2017)》,以行政许可系统登记在册的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为基础,以登记备案的“三小一机构”为补充,建立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台账,精准划分监管主体等级。同时,明确由符合条件的6家大型企业拓展至B级中型食品生产经营主体,精准划定包保范围和目标。
强保障“严”要求
成立由市委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,实行双组长制。市食安办主任、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人向各县(市、区)党委书记、区长发送关于落实“两个责任”的《函》,按照“提级责任、降级管理、四个体系、高位推动、督导问责、阶段推进”原则,明确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。同时,以“三清单一承诺”制度明晰市、县、乡、村四级工作责任清单任务,并依据责任清单逐级签订《食品安全责任与任务承诺书》。
截至目前,全市共有食品生产经营主体22685家。其中:获证食品生产经营企业14269家,清理“僵尸户”329家;落实包保干部3350人(市级15人、县级197人、乡级859人、村级2279人),确保每位包保干部包保1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。下一步,鸡西市将围绕“两个责任”落实情况开展“覆盖式”“循环式”专项督查行动,全面查找食品安全责任领域短板弱项,建好清单台账,逐一销号跟进,全力以赴推动“两个责任”落实到位,高标准、高质量、高效率完成包保任务。